电鳗是电鳗属的三种淡水鱼,以其产生高达860 V 电压的器官放电的能力而闻名。鉴于通过强电脉冲进行基因转移是基因工程中一项成熟的技术,
电鳗是电鳗属的三种淡水鱼,以其产生高达860 V 电压的器官放电的能力而闻名。鉴于通过强电脉冲进行基因转移是基因工程中一项成熟的技术,生物学家名古屋大学和京都大学的研究人员假设,电鳗可能在其水生环境中发挥基因转移机制的作用。
名古屋大学生物学家Atsuo Iida及其同事表示:“电鳗最初被卡尔·林奈 (Carl Linnaeus) 于 1766 年描述为Gymnotus electricus,后来于 1864 年修订为Electrophorus electricus 。”
“2019 年,根据形态学和分子遗传学,它们被重新分类为三个不同的物种:电电鱼、变异电鱼和伏尔泰电鱼。”
“这些生物以其高压电子器官放电而闻名,它们将其用于捕食和防御。”
他们补充说:“电鳗主要利用自然栖息地的高压放电来捕猎和捕获猎物,特别是鱼类。”
“鉴于这一背景,我们提出了这样的假设:电鳗在捕获猎物时产生的高压电器官放电可能会对邻近生物及其在自然环境中的栖息地产生更广泛的影响。”
为了研究这一假设,作者将斑马鱼幼虫浸入含有编码绿色荧光蛋白 DNA 的水中。
然后他们将幼虫暴露在电鳗的电子器官放电中。
与没有电刺激的对照组相比,一些幼虫表现出马赛克表达的绿色荧光。
这表明电鳗放电有可能作为电穿孔器将 DNA 转移到真核细胞中。
“我们发现 5% 的幼虫具有显示基因转移的标记,”饭田博士说。
“这表明电鳗的放电促进了基因向细胞的转移,尽管与通常用于电穿孔的机器相比,电鳗具有不同的脉冲形状和不稳定的电压。”
“电鳗和其他发电生物可能会影响自然界的基因改造。”
“我相信,基于这种‘意想不到’和‘打破常规’的想法来发现新的生物现象,将启发世界了解生物体的复杂性,并在未来引发突破。”
声明本站所有作品图文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