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生物学家在澳大利亚卡拉萨西南 100 公里处的杜布莱溪 (Du Boulay Creek) 遗址发现了几具罕见且几乎完整的双门齿兽骨骼,这是迄今为
古生物学家在澳大利亚卡拉萨西南 100 公里处的杜布莱溪 (Du Boulay Creek) 遗址发现了几具罕见且几乎完整的双门齿兽骨骼,这是迄今为止已知的最大的有袋动物。
双门齿兽(Diprotodon)是已灭绝的大型草食性有袋动物双门齿兽科( Diprotodontidae)中的一个单一属。
该属仅包括一种现已灭绝的物种:Diprotodon optatum,它是现存袋熊和考拉的近亲。
这种有袋动物是 170 万年前至 4 万年前更新世时期澳大利亚特有的动物。
与现存的袋熊和考拉类似,双门齿兽是四足动物,以植物为食。
然而,双门齿兽体型要大得多,肩高约 1.8 m(6 英尺),长可达 4 m(12 英尺)。
据认为,最大的标本生前体重超过 2,700 公斤。
“双门齿兽是已灭绝的有袋动物,与考拉和袋熊有亲缘关系,”西澳大利亚博物馆首席执行官亚历克·科尔斯(Alec Coles)及其同事说。
“它们是有史以来最大的有袋动物,重达 2,800 公斤。”
研究人员与附近矿场运营商中信泰富矿业公司合作,在福蒂斯丘河漫滩内的杜布莱溪古生物遗址发现了双门齿兽骨骼。
他们说:“该化石地点的独特之处在于,几个个体彼此距离很近。”
“虽然还需要进一步研究,但似乎成人和青少年的骨骼都存在,这表明该地点可能位于主要的迁徙路线上。”
“目前骨骼部分可见,包括头骨、下巴和牙齿的部分,并嵌入坚硬的岩石中。”
“它们面临着洪水严重磨损的风险,因此挖掘对于保护它们至关重要。”
“研究和实地考察是西澳大利亚博物馆工作的核心,有助于我们了解西澳大利亚的生物多样性、地理多样性和环境,”科尔斯博士说。
“新的化石发现无疑证实了杜布莱溪遗址对于古代澳大利亚巨型动物群具有重大科学意义。”
中信泰富矿业可持续发展部总经理表示:“这是世界上一个非常特别的地方,我们很高兴能够支持西澳大利亚博物馆,以便我们能够继续加深对自然环境的了解,造福更广泛的社区。”和环境布鲁斯·沃森。
“我们很高兴与博物馆合作开展这项重要的实地工作。”
声明本站所有作品图文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