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朋友对从无人机在DJI的销售情况入手,分析了中国无人机市场的现状2018年1月底,不是很了解,六月小编刚好整理了这方面的知识,今天就来
很多朋友对从无人机在DJI的销售情况入手,分析了中国无人机市场的现状2018年1月底,不是很了解,六月小编刚好整理了这方面的知识,今天就来带大家一探究竟。
.无人机领域发生了两件大事一是《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的公布,大靴子终于被扔了出来。另一个是Mavic Air,一种来自中国DJI的新型无人机,在美国发布。折叠后可放入衣服口袋,最长飞行时间21分钟。支持手势操作的Mavic Air吸引了无人机爱好者的关注。
2017年,DJI在中国的销量一度下滑。2017年,美国的消费级无人机市场增长了两倍。根据美国公司发布的报告,DJI约占85%的市场份额,将份额第二的美国三维机器人公司远远甩在后面。这也是DJI在美国举办新品发布会的重要原因。
DJI能取得这样的成绩,得益于深圳完整的产业链、东方创新中心,以及中国“大众创新”、“大众创业”的创业环境。然而,从2016年年初开始,无人机引发的各种麻烦开始频繁发生,监管的声音也越发强烈。2017年5月,曾有消息称DJI将离开中国。
其在一篇《大疆退出中国市场是假的,但无人机的坏日子是真的来了》的文章中称,“无人机扰航事件频发,挑动了公众的神经,让国内无人机厂商坐立不安。DJI作为民用无人机的领军人物,率先发声:对影响举报民航飞行案件线索者,悬赏100万。可是重金之下无勇者,一万块赏金也没了。”
事实上,到目前为止,无人机还没有造成大的事故,但是小麻烦确实不断。无人机行业有两种声音。一个是加大监管力度,一个是声称无人机监管不能有所松懈。但是钱就像树上的鸟。一有风吹草动它就先飞。经过媒体放大,监管“雷霆”一波接一波,无人机行业资金投入迅速缩水。DJI表示,国内销量下降,中国许多无人机制造商从2016年开始裁员。
实名登记制度和适当的监管是非常必要的。《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也采取了开放的态度,正在征求公众意见。但更立竿见影、低成本、易操作的是技术手段,尤其是厂商提高技术的主动性。
DJI正在不断更新禁止国家航班的机场、军事、敏感等区域,将民航局划定的机场保护范围坐标扩大到100米,形成新的禁飞区。飞机不能在禁飞区起飞;当从外部接近禁飞区边界时,它会自动减速并悬停。限高区(与禁飞区不相交的部分)是一个宽约20公里、长40公里的矩形区域,跑道两端中点向外延伸20公里,跑道两侧各延伸10公里。
在高度限制区,飞机的限制飞行高度为120米。
发展和监管是一枚硬币的两面,两者缺一不可,相互影响。一方面,中国在消费级无人机上领先世界的成绩来之不易,更多采用劝导、技术手段等监管方式,对行业发展影响不大;另一方面,应进一步增加对R&D监管技术的投资。只有民航和国家安全不受威胁,对人民生活的干扰降到最低,中国无人机才能朝着正确的方向飞行。
得失也是一个硬币的两面。世界上没有没有副作用的药。监管的药方要兼顾发展,发展的药方要优先考虑安全。只有两个药方互相配合,厂商和监管者默契配合,才能减少监管和发展的副作用,让中国无人机更强大,让我们的国家和人民更安全。毕竟我们的目标是一致的,就是让中国无人机得多失少。
2018年1月底,无人机领域发生了两件大事。一个是《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的公告,监管的大靴子终于被扔了出来。另一个是中国DJI在美国发布的新型无人机Mavic Air。
以上知识分享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声明本站所有作品图文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我们